近日,中國人體健康科技促進會肥胖糖尿病主動健康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減重代謝多學科聯合論壇會議召開。本次大會聚焦我國糖尿病診治現狀、生活方式干預減重等主題,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共同參與。
肥胖糖尿病主動健康專業委員會于活動當天正式成立,并且通過線上、線下選舉程序,中日友好醫院減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孟化教授當選肥胖糖尿病主動健康專業專委會主任委員。
中日友好醫院崔勇副院長在《大慶糖尿病隊列人群皮膚病患調研》指出,根據30年隨訪結果顯示,生活方式干預對于糖尿病預防,對包括心血管,眼、腎、神經系統等微血管并發癥,以及壽命在內的多個方面均有長期益處。大慶研究是一項具有前瞻性的試驗。生活方式干預的措施簡單易行、經濟低廉、益處持久,對于世界各國,尤其是制定慢病防控策略增加了有力依據。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張慧杰教授指出,基于經濟高速發展,人群能量攝入增加,而消耗減少的現狀,展開了《限時飲食與肥胖代謝紊亂》的課題,研究表明,限時節食是治療肥胖和代謝紊亂的一種可行的和可持續的方法,并強調了在堅持限時節食的同時限制能量攝入的重要性。
北京協和醫院楊華瑜教授就《輕斷食與健康》進行了分享,分析了飲食可以通過影響腸道菌群的節律變化,進而影響機體外周生物鐘,從而影響機體代謝。限制時間飲食臨床數據證明禁食早餐組生物鐘指標變化不如禁食晚餐組明顯,且輕斷食不適用于成長期的兒童。
北京體育大學宋亞鋒教授在《運動—解碼促進健康的密碼》中引用國內外研究數據,從石器時代到現代社會詳細分析了運動對人體的影響及對慢性糖尿病的作用。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預應貫穿糖尿病治療的始終,其中運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飲食管理,配合合理的運動不僅能夠控制體重、降低血糖波動幅度,還能夠讓糖尿病患者身心愉悅。
糖尿病具有發病緩慢、早期不易被發現的特點,因此預防糖尿病就成為重中之重。生活方式干預以及運動干預是預防糖尿病和控制糖尿病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次減重代謝多學科論壇會議不僅分享了領域內最新的學術進展,還提供了促進業內專家深度交流、學習的機會。